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库 > 文章收藏 » 文章详细»

太史公指的是谁(官职文化何为太史公)

来源:投稿     浏览:次 时间:2022-07-22 08:01:15

近来读《史记》,遇到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太史公是谁?

一般认为,太史公是指司马迁。但《史记》篇目中多有“太史公曰”语,明显不合行文习惯;因作者是司马迁本人,不能用第三人称,且有自吹自擂之嫌。

有人认为,太史公是史官官职,司马迁就任该职务,所以还是指司马迁。但该职全称太史令,简称太史,源自夏朝,秦汉沿袭。

还有人,如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史记》原名《太史公》。此论虽奇,但在逻辑上能自洽,姑妄听之。

我支持最后一种观点,太史公是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理由有二:

其一,司马谈也是史官,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司马迁。因此,司马迁经常在文章中引用“太史公曰”,一方面是向其父亲致敬,另一方面可以向世人展示其史家传承,增强说服力。

其二,在《报任安书》中,首句“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可以确定“太史公不是司马迁”,可以理解成“为太史公(司马谈)掌牛马的(下人、儿子)司马迁行再拜礼后,有以下言语要说”。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句古训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说的是“欲知世事深浅,入手于常无之道,藉此知本源。”而如今的探题也是如此,我们要先了解太史公的概念与作用、司马迁的大致生平,进而对话题可以深入的理解与领会。什么是太史公?太史公是做什么的?司马迁又是谁?司马迁为何自称太史公?诸般问题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才能浅显易懂,才能更好地弘扬于天下。

1. 太史公一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记载历史的史官历朝历代层出不穷去,在诸多权臣重臣中占有着无法撼动的一席之地,到西汉武帝时期,设立一高于丞相、先审计书的古代官方史料专职记录者,史称太史公。

《史记》卷一百三十中记载:“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可见太史公的专属职能与特殊的权力。同时卫宏的《汉旧仪》中记载:“太史公秩二千石,卒史皆秩二百石。”也体现了太史公的俸禄远高于普通官吏与其他的高官,作为汉武帝打破自周至汉的官属规矩条例所特意设置的尊位过犹不及。太史公的职责也并不仅仅是局限于记载史料的太史令,也在西汉武帝时期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不管是官爵还是俸禄都有着偏袒性的优势。

2.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字长,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自幼聪颖过人,凛然如松下支竹,家中世代经史,日夜熏陶,益渐端重,幼学之年初学古文史诗,弱冠之年自长安出发,纵情游于江淮一带和中原各地区,醉心于考察各地风情与民间传说。学游天下之后受家族影响与父亲司马谈的委托,回京入仕作为郎中。

官职文化:太史公|何为太史公?司马迁为何又自称太史公?

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受命出使敌与抚定暴乱之地,后回京复命。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谈因无法参加封禅大典而抑郁而终,司马迁于父名垂旦夕之际接管家族史官的重任,成为新一代的太史令,为名垂青史奠定了基础。

让司马迁发奋创作出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柳宗元称赞“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的《史记》,却是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开了纪传体的先河,成为史学界乃至文学界灯塔一般的存在。

相关推荐
  • 太史公指的是谁(官职文化何为太史公)
    太史公指的是谁(官职文化何为太史公)

    近来读《史记》,遇到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太史公是谁?一般认为,太史公是指司马迁。但《史记》篇目中多有“太史公曰”语,明显不合行文习惯;因作者是司马迁本人,不能用第三人称,且有自吹自擂之嫌。有人认为,太史公是

猜你喜欢
  • 智慧屏和电视的区别(智慧屏电视哪个牌子好)
    智慧屏和电视的区别(智慧屏电视哪个牌子好)

    这几年突然冒出来一个词,叫做智慧屏,像华为海信等一众电视生产商都有做这款产品,今天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智慧屏和普通电视以及智能电视有什么不同,最后推荐一下目前智慧屏电视哪个品牌好?智慧屏和普通电视有什

  • 盖浇饭的做法大全(教你10种家常盖浇饭的做法)
    盖浇饭的做法大全(教你10种家常盖浇饭的做法)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今天给大家分享10种家常盖浇饭的做法,简单方便又香又入味,太好吃了,快快收藏吧!黑椒牛肉土豆盖浇饭食材:牛肉、土豆、洋葱配料:生抽、老抽、蚝油、黑椒粉、料酒、盐、糖、

  • 太史公指的是谁(官职文化何为太史公)
    太史公指的是谁(官职文化何为太史公)

    近来读《史记》,遇到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太史公是谁?一般认为,太史公是指司马迁。但《史记》篇目中多有“太史公曰”语,明显不合行文习惯;因作者是司马迁本人,不能用第三人称,且有自吹自擂之嫌。有人认为,太史公是

  • 鸡胸肉蒸多久最嫩(蒸鸡胸肉丸子怎么做)
    鸡胸肉蒸多久最嫩(蒸鸡胸肉丸子怎么做)

    所需食材:肉丸:鸡胸肉400克、胡萝卜1根、葱姜丝适量、食盐2克、酱油1勺调味汁:白糖4份、醋3份、酱油2份、蚝油1勺、玉米淀粉1勺、清水2勺做法:准备好食材。鸡胸肉切成小块,胡萝卜擦丝,葱姜切丝备

  • 青椒是凉性还是热性食物(青椒的好处及做法)
    青椒是凉性还是热性食物(青椒的好处及做法)

    青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蔬菜,那么它有什么好处和做法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吧。青椒的好处1.青椒有稍微的辣味,这种适中的辣味能够促进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的循环加快,起到净化血液,散寒除湿效果

  • 布达拉宫基本现状简介(布达拉宫都有哪些神秘)
    布达拉宫基本现状简介(布达拉宫都有哪些神秘)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垒石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

  • 过期的卫生巾还能不能用(告诉你过期卫生巾的妙用)
    过期的卫生巾还能不能用(告诉你过期卫生巾的妙用)

    卫生巾是每个女生都会使用的用品,很多女生看到超市打折,会囤积大量卫生用品回来使用,而且也很少有女生在购买卫生巾的时候注意到保质期,卫生巾过了保质期千万不要使用。卫生巾会过期吗卫生巾会过期。过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剖析科举制的社会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剖析科举制的社会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用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由隋文帝开设科举制,随后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唐太宗时期李世民正式启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到了武则天时期,开始增设武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91784363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